大 暑 大暑为六月中,天热到极点。还是东汉刘熙的《释名》解释得准确,他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暑最热时,大家以各种方式乘凉避暑,“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于星斗满天之夜作“感凉会”,都是盛夏乐趣。而午后盼风雨欲来,迎大雨滂沱,山晚听轻雷断雨,亦别有一种清凉诗意。 大暑三候 腐草为萤: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土润溽暑: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大雨时行: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 荷花生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荷花生日。荷出污泥而不染,初开花称“菡萏”——“悄偷窥,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娇辉”。菡是未吐,萏是嫩葩。盛开后称“芙蕖”——“小桥秀绝。露湿芙蕖花上月”,都是美丽意境。诗意还是老杜好——“樽当霞绮轻初散,棹拂荷珠碎却圆”,樽是酒器,棹是船桨,多美! 🍀 流萤词
大暑习俗 大暑节气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粤东南地区就流传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而我国台湾地区则有在大暑吃凤梨的习俗,人们认为这时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如福建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山东地区这一天“喝暑羊”,俗称“吃伏羊”,蒸新面、杀只羊,吃新馍、喝羊肉汤。
湘中、湘北素有大暑吃童子鸡的习俗。 大暑期间,湖南地区还有晒伏姜的习俗,老姜放在簸箕中或用棉线穿成一串,吊在屋檐下,任凭风吹日晒、雨淋露湿,直到末伏的最后一天。 送暑:送走瘟疫保平安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汉族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汉族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养生 大暑时节午后最热的时候,人们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门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随身携带防暑药物等;要注意及时饮水,防止脱水; 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宜,多食绿豆汤、苦瓜、冬瓜汤等食物。 如果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 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解暑药;重症中暑患者,立即送往医院。 文中图片来自中国诗词书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