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诏安新闻>

诏安:创新“三抓一促”机制规范农村宅基地用地和建房审批监管

2024-12-17  来源:漳州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许晓虹  

“跟着流程图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好‘一证一书’,工作人员还会给我打电话说进度,感觉办证一点都不难。”日前,诏安县桥东镇溪雅村村民老沈在镇党群服务中心领取到了自家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后,他开心地说道。

流程清楚、反馈及时、办理方便……诏安县农村宅基地用地和建房审批监管领域的规范,得益于该县纪委监委创新探索试行的“三抓一促”工作机制。

图为诏安县纪委监委到试点乡镇调研“三抓一促”机制试行情况。

今年以来,诏安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肃查办案件,并循线深挖,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其中就有涉及农村宅基地用地和建房领域的相关人员。

“针对审查调查中发现的农村建房申请难、效率低等廉洁风险和重审批、轻监管等作风隐患,县纪委监委推动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等职能部门多次深入调研、会商研讨,联合出台规范农村住房建设审批监管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实行‘一窗受理抓反馈、两个流程抓效能、三本证书抓规范,纪委监督促落实’的‘三抓一促’工作机制,并在三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诏安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桥东镇是“三抓一促”机制的试点乡镇之一,在镇党群服务中心,新设立的农村宅基地用地和建房审批窗口成为了群众口中的“贴心站”——审批窗口定期收集职能部门办理情况,在规定时限内主动向群众反馈进展情况,并做好反馈记录。“一窗受理、部门联动、定期反馈、限时办结”的便捷服务,变群众被动等待为部门主动反馈、定期反馈,得到了群众的一致点赞。

图为诏安县桥东镇向村民发放办理好的《不动产权证书》。

为了避免群众因不熟悉申请流程出现“跑多次”的情况,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明确农村村民宅基地用地和建房审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农转用审批流程、办理时限、责任分工。很快,两张明晰的流程图和相关解读资料就到了村民“手上”。“群众只需要对照流程图,就能清晰地了解所有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干部按图履职,也极大提升了服务效能。”诏安县桥东镇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沈佳斌说道。

把好事办好,从试点到亮点,需要靠时间检验,更需要监督跟进。县纪委监委加强入户走访,广泛收集意见建议,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农村旧房改造审批时限较长、手续较为繁琐”等问题,督促县住建局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服务质效。

图为诏安县桥东镇纪委监察组查看农村建房审批公示情况。

在推动优化审批服务的同时,县纪委监委坚持疏堵结合,以“三本证书抓规范”。通过督促相关单位认真落实“两统筹、两统管”,规范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农村宅基地批准书》,推动群众合法合规建房办证,从源头上杜绝乱占耕地建房、“未批先建”“两违”等现象发生。而对于第三本证书,即《不动产权证书》,则通过职能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建房村民积极申办、应办尽办,以证件办理倒逼干部加强监管监督、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建设,共同做好建前申请、建中规范、建后验收工作,形成审批流程规范、服务指导高效、监管监督闭环的农村宅基地用地和建房审批管理工作体系。

图为诏安县纪委监委深化“组地”联动监督机制,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到桥东镇桥园村施工现场了解农村建房有关情况。

“村干部在村民建房审批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窗口受理建房申请件后是否及时登记、分流转办、限时主动反馈”“县、乡职能部门是否按规定时限审批办理”……“六个是否”是诏安县纪委监委对农村建房审批监管工作开展“打深井”监督的抓手。为防止农村建房领域不正之风反弹回潮,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对“三抓一促”机制落实情况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同时,强化“组地”联动监督,压紧压实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属地乡镇主体责任,依法保障村民权益,切实规范农村宅基地用地和建房审批工作。

截至目前,诏安县三个试点乡镇预受理建房申请161宗,向群众反馈337次,审批通过82宗,办理不动产权证42本。下一步,诏安县纪委监委将总结试点经验,持续完善“三抓一促”工作机制,并加快在全县推行,以有力监督护航农村宅基地用地和建房审批监管规范有序,助力群众实现“住有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