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7 来源:《官陂土楼》 责任编辑:沈子川
近日,由中共官陂镇委员会、官陂镇人民政府出版,陈子越主编的《官陂土楼》与读者见面了。在翻阅《官陂土楼》这本沉甸甸的书籍时,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走进诏安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山区,走进那些历经风雨沧桑的土楼。在阅读中,你会了解与土楼息息相关的故事,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理解客家土楼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价值。你会被丰富精美的摄影图片和详实的历史资料所吸引。书中系统地阐述和介绍了官陂大大小小七十多座土楼的前世今生,让你如同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土楼之王”在田楼的恢宏气势,领略玉田楼的精巧布局,体验燕翼楼的稳重庄严。让你在感叹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客家人的智慧和匠心独运。
土楼,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土楼里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客家先民对家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望。土楼坚固的构造与和谐的布局,象征着客家人的团结互助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这种精神内核,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书籍的出版只是文化传播的起点,真正的价值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客家文化。正如作者所述“随着时代的变迁,土楼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双重挑战。我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唤起更多人们对土楼文化的关注热爱。共同参与到诏安土楼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相信《官陂土楼》的出版必将进一步提升官陂土楼的知名度,促进官陂的文化与交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将激发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对土楼的保护意识,同时也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乡村游的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
《诏闻天下》从本期起,精选书中内容推送,以期大家对官陂土楼有更全面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凤山楼
凤山楼坐落于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凤狮村,系闽南与粤东潮州交界山区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圆土楼之一,属于典型的客家土楼。凤山楼由诏安县官陂镇张廖氏始祖元子公后裔、第十三世孙绍安公(俗称凤山公)所建,绍安公为凤山楼的开房肇基始祖,生于清康熙丙辰年(1676年)七月廿二日,卒于清乾隆壬戌年七月廿二日,字廷杰,岁进士。据传凤山楼始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绍安公集中财力、人力、物力,耗时十八个春秋建成凤山楼。绍安公生七子,次子过继给二房绍图公,六房子嗣中长房的三个儿子世雄、世耿、世三兄弟三人,于清雍正年间迁移台湾云林县西螺镇开基立祖,台湾的“三口灶”乡里,就因其三兄弟一口灶而命名。在台湾的凤山楼裔孙枝繁叶茂,长期都有裔孙返回凤山楼探亲祭祖,该楼成为台湾裔孙的精神家园。
凤山楼是诏安县众多客家土楼中保存最完好的清初大型客家民居。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官陂镇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几百万元,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力量对凤山楼进行环境整治、修缮、保护,恢复了土楼的原貌,铺设了环楼条石马路,配备了停车场,建设了小公园,重立了旗杆,修缮了前照壁,基本完善了基础设施,使古老的文物焕发了青春,成为诏安客家土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凤山楼每年都吸引国内游客、港澳台侨游客几万人次前来观光、旅游、探古,尤其是旅台张廖裔孙及海外同胞,每年都组织多批次回乡祭祖及恳亲活动,成为两岸同胞同宗同源、闽台一家亲、血浓于水的实物见证。
凤山楼地处诏安县官陂镇上官盆地的几何中心,背靠龙伞崇,从民间易学角度而言,凤山楼来龙于龙伞崇,从龙伞崇到白鼻岭、再到松柏岗,一路走向东南,气势宏伟。凤山楼面向乌山,乌山脚下层峦叠翠,青嶂嵩立,形似笔架山。凤山楼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河流,分别为马坑溪和东坑溪,前面还有条诏安东溪,形成了藏风聚水的风水宝地。三条河流为给水、排水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周围是万顷良田,有利的自然条件使凤山楼几百年来生生不息。成为上官大盆地的宏大景观。
凤山楼由泮池、照壁、大坪、旗杆、大楼、仪式堂、水井、排水系统、环楼、高仰轩书院、曲馆等组成。泮池由古代中原的官学、书院的配套设施,引用到客家民居来。凤山楼泮池位于大楼正面、楼前大坪照壁前边,呈半月形,面积2100多平方米,可为土楼排洪、储水、消防,也是赏荷、观鱼、休闲的好去处。照壁是古代风水学的重要建筑,有藏风得水之功用。照壁的背后就是楼前大坪,大坪供停放车马、举办民俗活动使用。大坪两侧竖立旗杆,呈左二右一排列,绍安公为岁进士,子孙亦有科甲,因此竖有三根旗杆。大楼的后面是环楼,环绕大楼呈半圆形,地势比大楼高,于上世纪70年代所建。大楼左侧原建有一个书院,名为“高仰轩”,供族内子弟读书启蒙。该书院土改后被政府征用作为大队部(行政村部),上世纪80年代末本人曾在寒暑假期间,借用宝地刻苦攻读。上世纪90年代被村部转让给村民作为宅基地,拆除后建成民房,丢失了历史文脉。曲馆在大楼的右侧,曾培养了几代的乐器高手,我的祖父就是其中之一的“大咖”。我小时候尚见曲馆尊容,可惜当时竟作为生产队的牛栏。
凤山楼的规划设计使用了前低后高阴阳合极之势,楼后弦比前面稍高突起,比通常全楼通平的圆土楼更显动势。凤山楼为隐形二环三层圆形土楼,为生土木结构,共有42间,每间有独立门户和楼梯出入,共126个房间,三楼全楼走廊互通。凤山楼的檐顶高度9.3米,檐口高度8.3米,外墙厚度2米,可放一张八仙桌。墙体由生土夯实而成,墙内放置长原木随生土一起夯筑,互相牵拉,相当于现代的钢筋作用。楼门由巨大花岗岩整体砌成,门板为十几厘米厚的硬木双层门。大门两侧长年悬挂嵌名“凤山楼”的祖传佳联:“凤舞凤飞双凤文明腾瑞气,山环山复千山徘叠驾春风”。进入土楼中央,建有单层两堂制五凤楼仪式堂一座。仪式堂始建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配有楹联:“衍派宽仪盈流长泽祠青耀座,孙支观式谷世承清庙发馨香”。仪式堂古时悬挂三个牌匾,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由前厅、两厢、中天井、拜亭、中堂组成,作为宗祠使用,供奉祖先牌位,并作为家族内婚庆、民俗文化活动等重要场所。楼内左侧有一口水井,可供二三百人使用,井水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现在依然如故。全楼地下排水系统至今完好,排水通畅,排水系统通过大楼左侧地下暗渠排到大楼前的巨大泮池。
凤山楼是一座宏伟的土楼建筑,处处彰显出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在凤山楼的大门、仪式堂、排水系统、隐形二环的设计上可窥斑见豹。
大门以几十吨重的通体花岗岩条石筑成,上方有暗水道相通,可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做为预防火攻装置。大门显得庄严肃穆,门眉上的花岗岩石雕匾额,镌刻楷书“凤山楼”三个大字,遒劲有力,雄浑端庄,书法风格自成一体,在闽粤一带独树一帜。
祖祠仪式堂以明清时期宫廷建筑五凤楼形制建成,又似北京四合院,在闽南建筑中很少见。仪式堂大门有中国传统的门当户对,据传青石门当是当时从江西搬运回来的,对于古代肩挑手提的交通条件是难以想象的。仪式堂的门当和柱础上都有精美的石雕,每一幅石雕都有深刻的吉祥寓意。仪式堂天井和前面广场都是由花岗岩条石铺就。天井收集雨水,通过地下暗道排出,并与环楼地下排水渠汇合,从地下水渠排到泮池,整个排水系统设计非常巧妙。
凤山楼外观看似单环土楼,其实是隐形二环三层圆形土楼,其内环以环楼的地下排水渠为界,形成了各家各户的前厅,前厅一般作为厨房使用。排水渠上方设置一个小天井,天井处的排水渠敞开,这种科学设计既解决了前后厅的采光通风问题,又解决了内外环屋顶收集来的雨水排洪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厨房废水的排污问题,一举多得。后厅前半部分为餐厅,后半部分为会客厅。二楼、三楼作为卧房,三楼前檐部分设有环行全楼的公共走廊。
凤山楼是客家土楼的典型代表,具有大型客家民居建筑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明、清时期闽南客家人历史、文化、民俗研究价值。保护好凤山楼传统古村落,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旅游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诏台交流、闽台交流,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田楼
在田楼位于大边村。俗称“大楼”,直径94.5米,在客家圆土楼中是独一无二的。其外围共有64个开间,高三层,约12米。每个开间,大多为三进,大体分为:一进为平房,是“杂物间”,摆放风车(俗称“风柜”)、土砻、石臼等。二进分为上下厅:下厅也是平房,一侧为厨房,砌有灶头,放着水缸等,一侧为天井,楼顶雨水和厨房污水可从此处排出屋外;上厅为餐厅,摆放餐桌、凳子等,通往楼上的楼梯,建在上厅一旁的墙边,因此,此处已是三层楼的底层。三进为里间,光线较暗,摆放酒瓮等器物,也可住人。从一楼到三楼,独立成户,与隔壁互不相通,便于一家人上下楼,不像有的土楼那样,从一楼到二楼甚至到三楼,只能使用一两架公共楼梯。相比之下,独立成户更方便,也更安全,更具私密性。
此楼呈四方形,高二层,俗称“楼心”。“楼心”共有15个开间,大门朝东偏南,门口与外围之间有一广场和几座“秆棚”。广场平日可晒东西,楼里的红白喜事也在这里举行。所谓“秆棚”,是拴牛之处,它下面竖四根一人多高的石柱,中间是一根高出石柱一倍左右的杉木;石柱上面架上木头,稻草一层一层地叠在上头,成了一座“金字塔”。
一般土楼只有一口水井,“在田楼”却有三口,这是独一无二的。全官陂一百多座土楼,全福建土楼数以千计,除了“在田楼”,至今尚未发现一座土楼有三口水井。这既方便人们挑水,又满足全楼居民的用水需要。三口井一口在南面偏西方向,一口在北面偏东方向,另一口在“楼心”;北面偏东方向的井口为方形,另两口井口为圆形。井水均清澈见底,甘甜清冽。井里有时还养有一两只鱼,形状像鲇鱼,俗称“洋官”,据说会除污,也可测试井水是否干净、无害;井墙长年湿漉漉的,长有虎耳草和苔藓。三口井寓意“财、丁、贵”皆兴旺。
“在田楼”刚刚建成时,只有一个大门,朝南偏西,高2.51 米,宽1.55米。后来,由于东北面的住户人丁不大兴旺,便请来地理先生“把脉”。地理先生说,东面得开一个边门,让“紫气东来”,情况就能改变。于是,便开了个较小的东门,名曰“东峰楼”,俗称“双头门”。说来也怪,从此以后,东北面的住户竟然人丁不断兴旺起来。
底墙厚达2米左右,墙基用鹅卵石砌至1米多高,上头用黄土掺部分石灰夯筑而成。一二楼后墙不开窗,三楼才开个小窗,安全系数较高。正面大门,门板厚达约10厘米,钉上铁皮,不怕火攻;大门顶部设有水槽,如遇来敌放火焚烧,可用水从水槽浇下扑灭。楼顶有两个瞭望台,形如燕子的巢穴,俗称“燕子巢”,开有许多枪眼,居高临下,可与来敌作战(新中国成立后,“燕子巢”已先后拆除)。
多数人都认为,“在田楼”是圆形的,其实不尽然。要是从空中俯瞰,其主楼 (外围)略呈八角形。人们可从这种形状得到什么启示呢?“在田楼”与《周易》的八卦又有什么联系呢?
所谓八卦,相传由伏羲所创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八种符号,由阴(--)阳(一)两种线条的不同排列,组成八种图式,其名称分别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它们分别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沼泽)等八种自然现象。而八卦又以两卦互相搭配、叠加,推演成六十四小卦,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阴阳是八卦的根本,其所象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所以,古代人很喜欢用八卦作为一种象征,去预测未来,其目的是图个吉利。
略呈八角形的“在田楼”,正好象征着《周易》中八卦的形状,每一角(边)为一卦。而每一角(边)又各有八个开间,共六十四个开间,每一开间代表—小卦,与推演成的六十四小卦完全吻合。
人们从大门进去,正对楼门有一列护屋,共6间套,也是二层。这护屋,是否起到“照壁”的作用,不得而知,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可作依据。而护屋后面的四方楼(即“楼心”),与主楼正好形成一圆一方的格局,却有其深刻的寓意,即:外环的圆形代表着天,“楼心”的方形代表着地,即“天圆地方”,构成了完整的宇宙天地。这也就是《周易》中所说的“乾为天,为圜。坤为地,为大舆”的意思。
“在田楼”建筑的布局,与《周易》中的八卦完全吻合。可以说,它是对《周易》中八卦的一种演绎,有着让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的深刻意蕴。
“在田楼”的“在田”,同样来自于《周易》,即:“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玉田楼
玉田楼位于大边村,建于明朝天启年间,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它是在现官陂土楼中保护最完美的土楼之一。以莲花心开吉地,该楼共有36间,座北向南,背靠龙伞崇笔架尖峰,楼前有一小河环绕乡里,楼内有祠堂一间,古井一个,楼前有半月形池塘。楼的对面有座山,形似雄狮盘距的圣神之地。楼门有幅对联曰:玉出坤光添景色,兄弟一二同居; 田中庆丰喜有获,莲心二六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