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2 来源:漳州市美术馆 责任编辑:许晓虹
前言
自古以来,漳州山川如画、钟灵毓秀,文化底蕴深厚,历代书画名家辈出。“诏安画派”作为“闽派”画艺的重要分支,其艺术及学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地域性美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上,更重要的是在艺术传播及影响层面,尤其是在闽台书画艺术交流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沈锡纯、沈柔坚、徐序行、许沙洛、林少丹、沈荣添、沈吉文…等画家群体,充分融合新时代美术因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理性取舍中展现出创新意识。如何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延续漳州文脉,推动漳州文化品牌建设?让这些名家典范得以挖掘,走进大众视野,为研究漳州书画发展史提供珍贵史料,抢救、研究、保护、传承这些书画大家的丰硕成果,有计划、有规模地推出漳州书画名家系列遗珍展览尤为重要。东山与诏安毗邻,书画艺术与“诏安画派”本出同源。本次参展的沈柔坚、林少丹、沈吉文三位先贤,正是“诏安画派”现代转型过程中重要的践行者,在书画艺术发展创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沈柔坚(1919-1998)漳州诏安人,其艺术探索跨越地域、流派与画种。版画风格鲜明、成果丰硕,在题材与风格表现方面迎合了时代主旋律。水墨画注重以线造型的传统,融合西方美术审美,借用西画色彩的调和与渲染技法,把传统水墨的流动及渗透效果相融合,将风景、静物的观念融入山水、花鸟的创作中,在积、泼、破等综合笔墨语言中,画面产生朦胧、梦幻及运动效果。其所追求的生命律动感正如雷诺阿、柯罗等人画作的视觉印象,如云、水、山彼此的交错互溶,在空间远近与虚实关系的处理上,烘托、挤压出光影的神奇效果。与此同时,他笔下的荷花、茶花、柿子、牵牛等花果形象被巧妙地嵌入构成设计之中,时而讲述着静物画的婉约与浪漫之趣,时而又展现出墨与色冲撞间的信念与激情。
林少丹(1919-1993)漳州东山人,深受民间美术启发和影响,其创作以钟馗等古装人物画为主,亦创作表现劳动生产等迎合时代发展的主题性作品,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吸收梁楷、石恪泼墨人物画的技法与风格表现,线条力度雄健,大块面的浓淡墨色在迅疾的笔势之中倾泻而出,尤其是裾、袖的形态与飞动之势似“大斧劈”的率意洒脱,配合人物的瞬间动态,以此强化整个画面的视觉张力,与前人笔下狂野孤傲的个性相比,其笔下的钟馗更凸显睿智与慈爱,造型、神态、动作夸张生动,更易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这源于画家扎实的壁画功夫及善于观察、体悟的结果。
沈吉文(1936-2014)漳州诏安人,能书擅画。其书法遍临诸家,独树一帜;山水画充分借鉴宋、元雪景的技法表现与“金碧”“青绿”的艺术风格,又充分吸收“米氏云山”、石涛、上官周及现代宋文治、董寿平等人的笔墨语言,笔意潇洒率意,墨色层次丰富,展现出健朗的个人审美特点;花鸟画以“诏安画派”传统为基,关注“扬州八怪”“海派”及当代潘天寿、张书旂、李苦禅等画家的艺术语言,在笔墨技巧、构图及花鸟造型方面独具个人特点。
“闽派”画艺的繁兴对活跃省内美术教育、展览及研讨活动,丰富中国地域性美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三位画家的艺术探索是广泛而深入的,在传统至现代的时空维度中进行适度取舍,或“中西合璧”、或“守正创新”,他们的艺术践行促进了福建中国画艺术的风格转型,推动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满地锦》50×34.8cm
《船坞》46×31cm
《寿星图》127×68cm
《持剑钟馗》128×66cm
《山居图》34×42cm
《东篱花沐露西圃叶含烟》98×37cm
1. 开放时间:2024年4月15日至2024年5月30日每日9:00-17:30,17:00停止进馆,观众请配合进馆登记,保持社交距离进馆参观;
2. 请做到文明、有序参观,参观过程中禁止触摸展品,遵守馆内相关规定,参观完毕后自行离开展厅,勿在展厅及展馆内逗留;
3.参观过程中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我们将保障开放服务的安全、有序,如您在参观期间出现任何身体不适或需要无障碍服务,请向馆内志愿者服务台工作人员联系(电话:0596-2599625),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提供服务。如有其他未尽事宜,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