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墨香诏安>

【墨香诏安】涂艺泉:最是真情难摹写

2023-11-01  来源:诏闻天下  责任编辑:许晓虹  

image.png


涂艺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2012年毕业于德化陶瓷学院,2013年结业于北京画院方政和工作室,2022年结业于华侨大学“王来文白描艺术精研班”。作品参加全国性展览十余次并多次获奖、收藏。



image.png





《红蟳图》


image.png

《唳》


与艺泉的相识大概是在十年前,那时他刚从德化陶瓷学院毕业,打算到北京画院高研班进修走职业画家的道路。现在每年各种美术院校的毕业生成堆,真正能靠画画谋生的少之又少。选择这条道的,如果不是家里有矿,我想可能就是像吴冠中先生所说的那种用开水都浇不死的草吧。第一次与他见面是在一个朋友的画室,他拿出一叠画,说帮忙指导指导。对画画我是个外行,自然不敢妄加评论。但那时的直观感觉是他的画虽然技法上还有一些欠缺,造型不是很准确,一些构图也不尽合理,但作品却隐隐透着一股气息,如本人,文静儒雅中带着一点点腼腆。我们常说画如其人,但作者要把气质和情感传递到作品之中却并非易事,这需要一定的才情,而这种才情是与生俱来的。


image.png

《四条屏》

到北京画院后,他跟随方政和老师从宋代院体画入手主攻工笔花鸟。进修短短几个月后,我看他的画艺便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之后的几年就陆陆续续收到他入选全国美展的消息,并很快拿到了中国美协会员的资格。


image.png

《咫尺天涯》

image.png

《红耳鹎》


艺泉的绘画大多取材自他身边的景物,其中以鹅为题材的作品尤多。他家住闽南渔村,村里阡陌纵横,池塘星罗棋布,家家户户除了养殖鱼蟹外也多有养些鸭和鹅。鹅由于胖,在行走时显得憨态可掬,但一入水中,又灵活优雅,所以鹅在中国历代入诗入画。有时鹅也会攻击陌生人,尤其是小孩,但草食动物没有锋利的牙齿,并不会对人造成多大的伤害,小时候就经常看到小孩与鹅大战的有趣场景。艺泉从小家里养鹅,除了对鹅的形象和姿态了然于胸外,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如同儿时玩伴一般亲切的真挚情感。正是有这份情感的加持,他笔下的鹅姿态各异,或引颈长鸣如侠义之士,或悠然憇息如山中隐逸,或泰然自若如贤达长者,又或如憨态可掬的村邻······栩栩如生又让人倍感亲切。



image.png

《荷塘清趣》


image.png

《晨风清兴》

当下的工笔画大多重于设计,运用块面的几何分割、富有韵律感的线状排列进行构图,辅以色彩的反差对比进行铺设。这种设计图式的画作虽然很有视觉冲击效果和现代感,让新手更容易在各种美术大展中脱颖而出,但却少了一份隽永,一份触动人心的温度。在这方面艺泉始终保持着一份警惕,他在让构图形式尽量符合美学规律的同时,努力消除人为设计的痕迹,让画面保留一份自然的率真。他注重细节,一条勾勒的线条根据需要有枯润、浓淡、轻重、急缓、顿挫的变化。设色干净、通透,墨与色浑然一体互不相碍。他染色时总是先从极淡开始,一点点、一遍遍地往上加,让颜色的变化极为丰富,而过度又非常的自然柔和。就像他画的鹅,每片羽毛都有不同的变化,绒毛柔软蓬松,对眼神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他以情作画,在绘画时总是把自己沉浸到作品之中,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他的构图通常都比较简单,几条随风摇曳的柳枝下一只悠游水中的鸭;两只煮熟的螃蟹旁边摆放几根翠绿的青葱;又或几枝修竹,一只静卧憇息的灰鹅……画面简约、空灵而富有诗意。如《幽栖竹石图》,朦胧的月色里一块石、几枝修竹,竹下闲卧一只打盹的灰鹅,画面闲适宁静,赏之如读“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王维诗意;《晚秋》则是沙白风轻,在一片白茫茫沙地上,站着一只若有所思的白鹅,孤独、空旷,如大漠孤烟,与李煜《闲梦远》的“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咫尺天涯》画的是一只转身回眸的鸭与一只站在太湖石上的小鸟隔着水互相深情地凝视,“最是凝眸无限意,似曾相识在前生”,画面满满的故事感。每次看到这幅画,总会让我想起席慕蓉的《回眸》:“前世,我频频回眸,挥别的手帕飘成一朵云。多少相思,多少离愁,终成一道水痕送我远走……”画不题诗,而诗意盎然。


image.png

《含霜柿子鲜》


image.png

《一塘秋色》


image.png

《柿叶翻红霜景秋》


这些正是得益于他近年来对宋画的浸淫。北宋的黄居寀曾有“画花竹翎毛,默契天真,冥周物理,得其天性野逸之姿”一说,天真是自然性情的流露,物理是审物得理。保留一份天真,让精神时时处在基于自然天性而感悟的状态,方能得其天性野逸之姿。从艺泉近几年的绘画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在深入学习宋人绘画技法的同时,对宋人绘画的心性亦有所参悟。



文:许渊彪



图:涂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