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漳州>

漳州:实干谋发展 以“争”促提升

2023-07-05  来源:芝山记者站、闽南日报  责任编辑:许晓虹  

盛夏漳州,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浪潮火热,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氛围浓烈。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提出的“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聚焦深学争优

在知行合一中创造优异业绩


学习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强化深学争优,漳州坚持以“深学”为路径、以“争优”为导向,努力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中交出优异答卷。



以深学铸忠诚,在深化理论武装中争当“优等生”。


我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注重抓学习、提能力,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点内容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必修课,开展学习研讨500多场次,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image.png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本报记者 林忠 摄


注重抓宣传、广覆盖,市领导带头到基层宣讲调研,22名市委宣讲团成员开展集中宣讲27场,200多支“‘福小宣’在漳州”宣讲小分队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3800多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image.png
漳浦“福小宣·照金浦”宣讲队在锦东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注重抓阵地、创特色,设立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漳州市实践基地和7个实践点,努力推出具有漳州特色的研究成果。



以深学强本领,在大兴调查研究中争当“优等生”。


我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


强化目标导向,全面对照上级要求,出台《关于在全市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锚定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目标,聚焦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乡村振兴、探索漳台融合发展新路等14个方面内容,高质高效推进调查研究。


image.png
市领导带队开展“海上看漳州”暨海洋经济调研活动

强化问题导向,紧扣调研内容,梳理明确今年市重点调研课题15个、部门重点调研课题20个,细化分解任务,综合运用各种调研方式,深入一线察实情、谋实策、出实招。


强化结果导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用具体数据、直观图表、生动事例等说话,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以深学促落实,在提升工作实效中争当“优等生”。


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用“提升”定义2023年,在全市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突出工作抓手,在开展提升年活动的同时,深入实施“七比一看”竞赛,即比项目招商、比征地拆迁与耕地保护、比工业提升、比项目提升、比争取资金、比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比新增“四上”企业和看高质量发展成效,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抓产业上项目,“9+5”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漳州核电、漳汕高铁、联盛林浆纸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发展后劲不断夯实。


image.png

位于云霄县的漳州核电项目建设现场 本报记者 沈昊鹏 摄


突出工作目标,紧扣“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的定位,全面攻坚突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季度全市1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1项增幅位居全省前三,其中GDP实现1340.14亿元、增长5.5%,增幅位居全省第二。


发展永无止境,学习永无止境。漳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本领,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


聚焦敢为争先

在比学赶超中夯实发展根基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态势,漳州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敢”字当头、担当作为,着力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突破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奋力争先。



开展“七比一看”竞赛,打造比学赶超“擂台”。


在“七比一看”竞赛中,各级干部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东山县 提速提效推进项目建设,一道新能源科技光伏组件一期实现满产,拉动东山一季度新能源产值增长17倍;

龙文区 强化从建设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实现景田饮用水生产项目签约百日即开工,开工一年即投产;

长泰区 探索建立空气质量微站“点长制”,督促基层扛稳扛牢大气污染防治属地责任,今年5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4%,降幅排全市首位……


通过“比”和“看”,各部门、各县区用数据说话,既晒出实绩、拓展思路,也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瞄准“9+5”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市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大力实施“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重点培育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五百亿以上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综合实力跃升。


其中,食品加工是漳州最有基础的产业。持续加大力度抓龙头、抓品牌、抓精深加工、抓产业化经营,打造“中国食品名城”升级版。前不久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食品名城(漳州)食品交易会,签订意向采购订单金额达38.5亿元。我市食品产业整体规模超2000亿元,现有规模食品工业企业超630家。


image.png
龙海区食品博览园  本报记者 沈昊鹏 摄


石油化工是漳州投入最大、条件最好的产业。举全市之力加快古雷开发建设,抓紧两个“龙头”,奋战“三个千亿”目标,积极创建“一个平台”。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已投入商业运营、二期项目加快前期,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完成土地摘牌,海泉化学醋酸乙烯、福海创PTA扩建等5个产业项目顺利开工。


image.png
古雷石化基地航拍图  李晋泰 摄

海洋经济是漳州最有潜力的产业。积极参与福建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在建项目数和总投资额连续三年获得“双第一”。2023年,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重点项目190个,其中在建项目110个,总投资190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4.7亿元,1至5月完成投资226.5亿元,超序时进度20.4个百分点。


image.png

漳州开发区招银港区码头 本报记者 陈逸帆 摄



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争先”的动力活力。


我市克服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坚持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意识、改革的方法研究问题、破解难题、推动工作。


对外开放方面,加快建设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中沙(福建)产业合作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探索具有漳州特色的“一带一路”新模式。


提升服务方面,巩固提升“亩均论英雄”“安商一体化”“拿地即开工”“标准地出让”等特色经验做法,优化政府职责体系。


人才招引方面,深入实施“万才聚漳”行动计划,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环境。


招商引资方面,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飞地招商、产业园运营商招商、驻外招商、国有资本招商,精准延链补链强链。今年1至5月,全市新签约二产三产项目350个、总投资2022.9亿元。


国企改革方面,启动市属国有企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截至今年5月,市属国企资产总额3317.93亿元,比2021年底增长25.35%,九龙江集团、漳龙集团成为全省仅有的境内评级AAA且境外评级BBB+国有企业。


擂台起、方向明、招数实。漳州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踔厉奋发抓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聚焦实干争效

在砥砺作风中提升发展质效


实干是最响亮的行动,实效是最有力的见证。漳州围绕抓统筹、抓发展、抓落实,树牢实干为要理念,引导全市上下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把实干的要求、实效的标准体现到各项工作中。



锤炼“严”的作风,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我市抓紧抓实作风建设,持续巩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良好政治生态。


完善工作机制,把“三争”行动考评与竞赛考评、绩效考评、干部任用联动起来,健全完善“一月一会商”、“一周一安排”、“一季一主题”现场推进等“八项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突出集中整治,制定出台深化整治干部作风“五不”问题实施方案,着力整治“履职不担当、工作不碰硬、落实不见效、能力不适应、内心不敬畏”等突出问题,促进干部作风持续向上向好。


image.png

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


精准考察识别,深入开展“一线看作风、多维识干部”专项行动,通过看学习、察能力,看担当、察实绩,看团结、察风气,看廉洁、察品行等“四看四察”,着力发现一批担当作为好班子好干部,摸底掌握一批作风不严不实问题,调整一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



锤炼“实”的作风,坚持以实绩论英雄。


我市坚持亮出优与劣的标尺、明晰上与下的准绳,牢固树立“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发干部敢拼会赢、建功立业的热情和劲头。


深化落实《关于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对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中表现突出的5个集体、109名先进个人给予记功嘉奖,提拔使用竞赛表现突出的干部。


制定出台《漳州市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十条措施》,结合换届“回头看”,在全市开展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适岗能力考核评估工作,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村干部8名,免职、停职13名。



锤炼“硬”的作风,深入一线破解难题。


我市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身在一线、干在一线、成在一线,着力在攻坚克难中打开工作局面、提升发展质效。


深入帮扶市场主体,扎实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践行“妈妈式”服务理念,全市2000多名领导干部挂钩帮扶企业3043家,今年帮助协调解决问题874个。


image.png

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  本报记者 游斐渊 摄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启动施行漳州市政务服务条例,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非常满意率占比99.98%、位列全省第一,“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95.38%,“全流程网办”事项占比89.1%。


强化政策兑现落实,推动巩固拓展经济向好势头的一揽子政策措施42条、促进一季度经济稳增长8条、稳工稳产促就业12条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截至6月底共办理退税33.76亿元、减(免)税费2.95亿元、缓税8.32亿元,兑现惠企政策资金2.24亿元。


image.png

苦干实干巧干,争优争先争效!

新时代新征程,漳州将以“学”提高能力、以“敢”鼓励拼闯、以“干”求实求效,更好地汇聚发展合力、激发创造活力、增添奋进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image.png

2023年7月4日《闽南日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