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过后,并非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考生(包括家长)都能彻底放松。高考结束后到被录取之前这段“后高考”时期,是考生与家长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在“录取与否”的等待过程中,一些考生可能会变得焦虑不安、情绪低落,而有些家长甚至会有“补偿心理”,无形中也给孩子产生压力。 易迷茫 患得患失压力大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高考之后,随意放松就行,有些干脆就直接说:“考完就让孩子好好放松,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家长们很少了解孩子们考试后的心理状态,以为考完试了压力也就消失了,更加关注孩子的成绩。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老师林永乐说,这种考后心理疏导的“盲区”恰恰是最危险的,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孩子来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焦虑型心理状态。而对高考成绩看得比较重的学生,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的状况。此外,很多父母容易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有意无意地要孩子去弥补大人未实现的愿望,这种“补偿心理”也会无形中给孩子施加压力。 心理咨询师丁雅真说,高考后学生都会经历一个迷茫期,之前那个“我要高考”的目标已经消失,但新目标还没出现,这个时候家长不能“放羊”。她强调,家长要陪孩子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身上的钱要管,他们每天的活动要管,他们的心灵轨迹也要及时察觉。” 易焦虑 抑郁自责影响大 一名才参加完高考的考生小董在微信朋友圈上发状态:“没有想象的嗨皮,相反有点失望。我曾有很多期待,特别是考完之后,感觉自己又要奔赴一场未知的旅行。”发帖后短短几个小时内,她的好多同学都表示赞同她的说法。其中有人回复:“空落落的,很焦虑。”“等成绩,等录取,心很慌。” 丁雅真说,高考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考生对考试结果的预测和获知,这会让许多考生有不同程度的突发性心理冲突,特别是平常学习成绩好但在高考中失利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责、羞愧等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疏导,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轻则抑郁、自闭、倦怠,重则出现轻生、伤人等行为。 林永乐老师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当考生们发现铺天盖地都是关于高考的话题,容易形成心理负担,导致严重的心理焦虑。千万不可忽视考后心理问题的疏导。他说:“从高考结束到录取结束这段时间里,60%—70%的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日常生活。” 调心态 家长疏导很关键 要过好考后焦虑那道坎,林永乐老师说,高考后,考生心理调适家长应唱主角,需要家长坚持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和思想动态,发现不良苗头能够给孩子以正确引导。同时,也要开导孩子正确对待高考录取结果,缓解心理压力,降低焦虑感,陪伴他度过入大学前的这段时间。 丁雅真说,家长应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高考,才能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无论孩子考得怎么样,都不应责备和过度关注。家长应该意识到,当务之急是帮助孩子积极面对现实,防止孩子做出某些不可预测的冲动行为,同时帮孩子做好志愿选择,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家长要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等放榜后,有的家长想跟孩子一起出游,但不少考生喜欢跟朋友组团,不愿意让家长参与,家长要适当放手,这也是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社会交往能力的好机会。当然,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玩伴,并在安全性、出行线路等方面给些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