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诏安新闻网> 民俗
诏安志:风俗宗教
2016-04-13 16:04:40  来源:  责任编辑:江超  

第二节 生产习俗

一、农 俗

晚稻收成后,冬闲田要翻土,早犁比晚犁好,有“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银”的农谚。

收藏种子用陶器装盛,上面贴红纸,表示重要和吉利。种子室内催芽挂榕树枝,不准闲人进入观看,防止乱动乱说不顺妥。不准孕妇和丧礼未完毕的人进入,避免带来“冲煞和晦气”。

耕牛是农家耕作的畜力,民国时期山区贫户一户养不起一头牛,两三家合养一头,称为“帮牛脚”,轮流护养,共同使用。冬至日牛角贴红纸,牛额糊糯米丸,寒冬给耕牛喂甘薯大米粥,定期喝家酿酒。

老病耕牛卖给人宰杀,牛绳或牛鼻环带回来,表示“神”还在,牛主不得朝后看,表示这是不得已的事,不忍心再看。二、渔 俗

修造船择日,安船头、竖桅扎红布,新船下水也择日、结彩、放鞭炮,祭拜船头,以期吉利。船上都有奉祀妈祖。禁忌孕妇、办丧事的人靠近,怕带来“厄运”。在船上吃饭不把盘碗倒扣,吃鱼不翻转,不乱碰桨垫和船舵或乱拉船帆绳索等。倒扣翻转谐音倒覆、翻船,乱碰船舵帆索是对妈祖不敬。

每月农历初二、十六要在海边祭祀海神。农历七月十五日夜禁忌出海,要在海边烧冥纸,送亡魂。在海上碰到失事船一定要救护,发现浮尸要捞起,运到陆地埋葬。

中远程捕鱼作业(包括运输)全部由男性渔民承担,女性和小孩在浅近海、滩涂捕小鱼虾,称“讨小海”。遇大潮出海时,有些传统节日改择小潮日子举行。三、商 俗

店铺开张放鞭炮贴红联,坐商有商号,商号定名多与行业相关,药材店多取“生”、“昌”、“泰”、“春”字,如“永春堂”、“永生堂”等;饼店、布店多有“香”、“美”字;杂粮行、土产行则多用“丰”、“隆”、“发”字;也有用店主名讳中一个字或全称当店名。店号多用横匾题写,有的两旁加对联,概括经营范围或展望,有的则用牌子标榜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如肉店常挂“次猪不宰”等。1955年公私合营期间,旧店号多半被取消,改为某某门市部。1980年以后,又用店号,有的还做成大招牌,或用霓虹灯装饰。

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做牙”,店主请伙计吃晚饭;六月十六称为“半年牙”、十二月十六称为“年尾牙”,大店铺设酒宴并决定明年伙计的去留。

走担小商贩,以专门记号音响招徕顾客,如扁食(馄饨)、面条担敲打木梆子,卖麦芽糖打小响锣,小百货担摇叮当鼓,也有直接拉长声音叫卖。四、匠 俗

工匠学艺采用拜师形式。备红纸拜帖并4样礼品如猪肉、蜜饯(或茶叶)、红柑、香烟之类。礼品要敬祀行业祖师爷,如木匠、石匠、泥水匠祖师爷是鲁班,理发匠是吕洞宾。在祖师像前行拜师礼,便成师徒关系。

学艺期间,师傅视学徒表现,有尽心教导的,也有仅教一般技术,保留绝技的。学徒期一般3年,也有3年6个月。学艺期间师傅一般不支付徒弟工资,由师傅包供伙食,但第二年起,也有酌给一些零用钱。出师时师傅送一套简单工具给学徒,徒弟辞师时发誓不违背师傅,不暴露技术诀窍,不抢占同师门业务等。

各种工匠都有一套行业规矩,学徒违犯轻则由师傅教训一番,严重的辞退,解除师徒关系。凡被师傅辞退的,同行业很少有第二个师傅再收为徒,一般只能转行。

按行业规矩多样,如建房上梁、做灶、竣工谢土,主家要送红包和其他礼品,红包归带班师傅,其他礼品如香烟、茶叶等则大家共享。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诏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诏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诏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诏安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诏安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诏安新闻
[更多]乡镇之窗
[更多]部门动态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2008231号) 联网备案号 :3506240235067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3420069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10006
  • 地址:诏安县南诏镇良峰路县委大楼二楼
  • 邮政编码:363500 联系电话:0596-3321216  投稿邮箱:zwtxtg@126.com
  • 诏安县融媒体中心拥有诏安新闻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 诏安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zwtxtg@126.com